清晨猛地起床
清晨冷水洗臉
猛然回頭
喜歡用力排便
……
這些動作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
專家提醒
你不經意的一個動作
有可能導致血管崩潰

1
清晨猛地起床
早晨起床時,不要一個鯉魚打挺就起來了。剛醒時,血壓會快速上升,如果起床太快太猛,有可能造成血壓突然升高,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。
我們應該稍微緩一緩,睜眼後大概1分鐘左右,然後輕輕坐起來,慢慢穿衣服,能夠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。

2
清晨冷水洗臉
清晨冷水洗臉是許多人堅持的習慣,它會影響到面部血管,但如果洗得時間不長,而且水的溫度不是特別低,這時對血管的影響就不是特別大。

3
熱水澆頭
如果是用過冷或者過熱的水澆頭,對於一些動脈硬化的患者來說影響就比較大,刺激的時間長容易導致急性腦梗。

4
大風天外出不護頭
在大風中外出不護頭,不戴頭巾、帽子,也容易導致急性腦梗。

5
起床馬上開窗
這個習慣本身沒有太大的錯誤,但是如果剛從熱被窩裡起來,室內外的溫差比較大。
這時把過多的冷空氣放進來,讓室內的溫度急劇降低,寒冷可引起冠狀動脈收縮,導致心肌缺血,加重心臟負荷。

6
猛回頭
對於年輕人影響不是特別大,但對 動脈硬化的患者影響比較嚴重,猛回頭會對血管有一定的撕扯作用。
如果本身血管存在病變再加上猛回頭,可能誘發血管異常,包括出現急劇的血管夾層,導致血管受傷。

7
喜歡用力排便
用力排便會增加腹內壓力,增加氧的消耗,使心率加快,心血量增加和心搏出血量增多,都會給心臟增加負擔。
特別是有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冠心病的老年人,排便時太急,屏氣用力,容易導致血壓驟然升高,誘發腦溢血。

8
睡前喝酒暖身
飽餐、酗酒、激動也是猝死三聯征。這三種因素都能增加心臟負擔,如果合併存在,其合力作用更可怕。
建議泡泡腳暖身,或喝杯溫水、溫牛奶,可以助眠安神。

9
起夜太猛
晚上突然去衛生間,膀胱迅速排空,加上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,極易誘發低血壓,引起大腦短暫性供血不足,導致排尿性暈厥。

10
吃飯狼吞虎咽
人在吃飯時,心臟的工作狀態會發生變化,如心跳加快8%~10%,心臟射出的血量增加,舒張壓(低壓)降低,大約持續30分鐘~120分鐘。
對於有基礎心臟病(如冠心病)的人群,可能會有心慌、不適等感覺,甚至可能出現心絞痛等症狀。
養護好心血管,請牢記「八個一」

1
每天一斤蔬果
維生素C(主要來源為新鮮蔬果和水果 )攝入不夠,會導致血管受損。
每天一斤蔬菜、半斤水果的飲食方式已經提倡了很多年,深色蔬菜應占 1/2,果汁不能代替鮮果。

2
一份五穀雜糧
每天喝碗雜糧粥有助保護血管。表皮紅色、紫色、黑色的雜糧是花青素的好來源,大麥和燕麥中還有豐富的β葡聚糖。
這些物質有利於預防冠心病,幫助控制血膽固醇,保護血管。雜糧煮粥最好先泡一泡,紫米、糙米等約泡4小時,綠豆、紅豆等雜豆泡12小時以上。

3
一小把堅果
研究發現,每天20克(相當於一把堅果 )堅果就能夠降低個體將近30%患冠心病的風險。
堅果里有很多的不飽和脂肪酸、優質的植物蛋白和礦物質,有益人體健康。